前言
因為是分科生,大一上入學前我超級緊張,到處找資料,結果發現怎麼都是真強者們在寫資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比較親民的學長就只能參考他寫的資料,看完一輪就覺得自己獲益良多,所以想說來讓一個「普通人」寫修課心得應該也很有價值(我應該比上面那篇的學長更弱XD)
修課目錄
- 系訂必修
 - 系訂選修
 - 校定必修
 - 全校性通識
 
課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 1 | |||||
| 2 | 計程 | ||||
| 3 | 計程 | 國文 | 普化甲 | 體適能 | 普化甲 | 
| 4 | 計程 | 國文 | 普化甲 | 體適能 | 普化甲 | 
| 5 | 國文 | ||||
| 6 | 微積分 | 微積分 | |||
| 7 | 計概 | 微積分 | 微積分 | ||
| 8 | 計概 | 邏輯思考 | 英文 | ||
| 9 | 計概 | 邏輯思考 | 英文 | ||
| 10 | 微積分 | 英文 | 
系訂必修
計算機程式設計
授課教授: 劉邦鋒
學分: 3
甜度: 1.5/5
涼度: 2/5
收穫: 4/5
課後學習時數: 20小時
這門課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作業,整學期成績完全來自考試。教授認為出作業容易讓人代寫,聽說依照以前的經驗「作業再難也大家都會寫,考試再簡單大家都不會寫」,因為這樣的設計,造就了他的最大名言
「看看你的左邊,看看你的右邊,你們之中其中有一個人會被當,另一個會停修。」 – P.F. Liu
根據這學期的數據,應該是近六成的人停修
以下節錄自學長的Blog:
「停修」是大學才有的概念,中途退出就不算學分也不計入 GPA,等於一種保命手段。
這門課就非常鼓勵你認真評估自己的狀態,該停就停。
課程內容是以 C 語言為主,基本跟著老師寫的《由片語學習 C 程式設計》這本書進度來教,自己買來看一看或是去圖書館借都可以
整門課都是用一個叫做 JudgeGirl 的 Online Judge 平台。上面有題庫、分章節、還有歷年考古題。
一學期考十五次,每週一次,每次一題,每題 100 分。說實話很看運氣,有時候那一個小時你就是想不出來,但你一出教室就馬上知道了,而且這學期每週考一次,你一錯拿0分,整個禮拜心情都會很差,但請不要氣餒,請繼續努力刷題準備下禮拜的考試。
因為學長寫得太好了,所以再次節錄
不過如果你是競賽組或資訊社熟手,那這堂課可能會讓你覺得「蠻爽的」。
不是因為它容易,而是因為你能靠練習戰術解決這一切。
對沒底子的同學來說,那可能是地獄模式,請記得:停修是一種選項,不是恥辱。
想了解更多有關這們課的制度的話,可以參考這篇修課心得裡面有詳細介紹何謂「真強者」
我的情況(給覺得自己是0基礎的你)
我高中的時候也考過 APCS(觀念 5/實作
3),所以我一直認為我應該過得了這門課,但結果就是我從第11週左右開始,突然腦霧,不是i寫成j就是指標忘記加上*,這樣兩次之後我的成績直接從A+調到B+,導致我真的有點小崩潰,當時我第一次開始考慮停修,也就是這時候我開始上網找資料,我就看到了這段話:
對沒底子的同學來說,那可能是地獄模式,請記得:停修是一種選項,不是恥辱。
在跟系上同學還有真強者聊過後,我最後的選擇就是停修,我也是第一次認識到,修課的重點是要讓自己學到東西,而不是為了成績而修(雖然成績也很重要),這門課作為台大資工的第一門必修課,我確實開始習慣了強者如雲、處處都要自學的生活,所以我認為修這門課是值得的,我不是強者,但我也可以在這個系裡面讀書,跟各方強者交流精進自己(有點像雞湯
總之就是,別害怕停修,那只是一個選項,不是你人生中的污點
微積分12
授課教授:
蘇瑋柏蔡國榮
學分: 2/2
等第: A+/A
甜度: 3/5
涼度: 5/5
收穫: 5/5 (蔡國榮)
課後學習時數: 1小時
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學期一開始,我超級認真上蘇瑋柏的課,但我在第一次小考直接滑鐵盧,具體多少就不說,但總之就是很慘,我後來直接上NTU OCW去上蔡國榮的課,藉由一些神秘小管道獲得講義然後自己看,我只能說效果極佳,我即將加入蔡國榮粉絲後援會,直接走上人生巔峰,從此再也不懼怕微積分,雖然國榮是英文授課,但是完全不用怕聽不懂,但是國榮其實是教05~09模組班的微積分,但資工系必修是01~04,我本來擔心會有難度上的問題,結果我最後用國榮的講義配OCW期考直接95,拿了個奇蹟的A+,以至於我微2直接跑到機械班去上課,不過微2兩班的課綱有點差距,微分方程的部分我是自己讀的。
我的小考成績自從炸裂一次後就放飛了,沒什麼在管(錯誤示範),以至於我期考想拿A+總要比別人多考幾分,但總之就是國榮一生推。
推國榮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國榮的講義,真!的!太!精!美!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但看到好看的講義或PPT總會讓我很想認真讀那科,微1是前半學期主要講微分、微2是後半學期主要講積分,有鑒於網路上有很詳細的說明,我就不細講了。
普通化學甲上
授課教授: 蔡蘊明
學分: 3
等第: A
甜度: 2/5
涼度: 3/5
收穫: 4/5
課後學習時數: 1小時
從化學史開始接著是高中化學的延伸
- Chemists and Chemistry
 - Atoms, Molecules, and Ions.
 - Stoichiometry
 
- Typ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nd Solution Stoichiometry
 - Gases
 - Chemical Equilibrium
 - Acids and Bases
 - Applications of Aqueous Equilibria
 - Energy, Enthalpy, and Thermochemistry
 - Spontaneity, Entropy, and Free Energy
 - Electrochemistry
 
最後因為各種原因1~7期中範圍,8~11是期末範圍,期中習題講解改成線上,第八章 Equilibra 後半內容改為期末
老師上課用自編投影片 (應該就夠用了)啊課本是 Chemical Principles by S. S. Zumdahl and D. J. DeCoste, 8th ed.; 2017, CENGAGE Learning 投影片上課前會放到 COOL 上,老師投影片很有系統性,基本不需要讀課本就可以了解整個章節的內容,老師上課語速很慢,是放 1.5 倍速剛剛好那種,老師會把上課影片上傳到 COOL,很多人都沒來上課,但實體上課還是比較有感覺。
兩次考試各一百分,作業總分為 50,三者加總排序,老師最近幾年很喜歡用書商 Cengage 給的線上題庫系統,上面有各種精美的動畫,還有每一題的詳解可以幫助你打穩基礎觀念,真的很不錯,一次作業會是一個章節,有時候章節內容太多會分成兩次作業,基本上需要你坐在電腦前面 30min~1hr 不等才能寫完,我作業分數是全滿。期中期末都是 13 題左右手寫,我期中腦攤,有效位數被扣了 10 幾分,還去跟助教問了一堆有效位數的問題,期末有注意就考得不戳,考題不難,但要熟練。我的總成績是 74 + 94 + 50,總等第 A,本來以為期末夠高就可以 A+,對不起蘊明,下次一定記得有效位數。
本人是資工系去加簽的,原本是因為物理太爛去選化學,後來被蘊明教到覺得化學真有趣。加簽的時候蘊明會先給你一封勸退信,然後你要堅持自我才能夠獲得加簽資格。
愛蘊明愛蘊明愛蘊明愛蘊明,這個課程讓我重拾對化學的熱愛,而且真的為我的化學打了(我自認為)挺穩的基礎。真的大推蘊明,蘊明已經退休好多年了,還繼續教,果然是有教學熱忱的好教授,真的生推。但教授真的很在意各種有效位數的運算,期中的詳解每一步都有做有效位數的運算,真的有點煩。(這篇我直接照搬我在ptt上面打的可能有點詭異原文連結
系訂選修
計算機概論
授課教授: 莊永裕
學分: 3
等第: A+
甜度: 5/5
涼度: 4/5
收穫: 5/5
課後學習時數: 0.5小時
從最底層開始了解電腦,對電腦運作有初步認識。課程設計是一步步帶你從邏輯閘組出整台電腦:
- Combinational circuits
 - Sequential circuits
 - TOY architecture
 - TOY programming
 - Assembly language fundamentals
(期中大概到這,後面其實不用聽(沒
 - Hack architecture
 - virtual machine
 - High-level language, Jack
 - compiler(老師放影片在 COOL 上)
 - operating system
 
這是 2024Fall 的課程網:
👉 課程網頁
課本是 The Elements of Computing Systems by Noam Nisan and Shimon Schocken。但基本上都靠老師自編的投影片,教科書不一定會看。老師上課會在投影片上畫圖與標記,會錄音與螢幕錄影上傳到 COOL。很多人都不來上課,但老師上課邏輯非常清楚、內容連貫,常常出現預料之外的笑點,可以感受到老師很用心在規劃這門課。
老師也很願意回答問題,不論上課下課都可以問。雖然這學期老師一直出國(真的一直出國),但還是莫名其妙教完了所有內容。老師不喜歡上課吵,會直接停下來等你安靜,很恐怖(真的)。
評分方式如下:
- 50% Assignments
 - 5% Class participation
 - 20% Midterm quiz
 - 25% Final project
 
真的是甜的。
作業總共六份:
- 4 份用 HDL 寫邏輯電路
 - 1 份 Hack 組語
 - 1 份手寫期中練習(模擬考)
 
作業來自課本,Judge
系統完整,照做基本都能拿滿分,但如果你繳交格式錯了會被扣爆,學期初很多人被扣
20
分。網路上有各路大神解答,基本不怕卡關。期中考和手寫作業內容幾乎一樣,可以帶一張大抄(規定只有一張是因為之前有人印整本)。我期中考
98 分,錯的是 107 轉 2 進制這種白癡題,真的很簡單不用擔心。
期末 project 可以:
1. 用 Jack 寫個小遊戲或小程式
2. 做課本的 project 6~10(但老師比較希望你寫遊戲)
我作業全滿、期中 98、期末做小遊戲,拿了 A+,供參。這課不強調出席,全簽,0 基礎的最適合來修。這是一門很棒的課,可以學到許多關於電腦運作的知識,真的很推薦想入門電腦科學領域的人們來聽,你會有新的認識。這門課有螢幕錄影錄音,真的很讚。101 教室真的很不通風,坐個半小時 100% 會睡著。
最受用的是老師的分組哲學:
- 兩人組:一人美工、一人寫 code
 - 三人組:一人美工、一人寫 code、一人買早餐
買早餐也是一門學問 (一樣我有在ptt上打原文連結 
校定必修
健康體適能
授課教授: 周德賢
學分: 1
等第: A+
甜度: 3.5/5
涼度: 2/5
收穫: 3/5
(照抄借鑑自學長)資工系會根據學號後兩碼
mod 3 分配體育課老師,餘數是 0
的人就會被分到德賢的班。這班的學期成績中有 20
分是體育活動加分,而且不是參加一項就夠,要湊到滿分 20
分,才能保分穩定。
以下是我實際拿分組合:
- 大隊接力(5 分)
 - 拔河(5 分)
 - 校運會繞場(5 分)
 - 游泳(5 分)(下水就有五分,也最多五分) 上限是 20 分,超過不再加
 
其中校運會繞場是個蠻輕鬆的分數。但當天下雨,不知道是台大的PU跑道有問題還是本來就會這樣,我的白鞋直接變成藍鞋,還踩泥土地,我的鞋子直接報廢(雖然我還是一直穿,老師現在除了在台大教課,也是輔大棒球隊教練,老師有三四次都停課,因為要帶隊去打棒球。
老師背景很酷,是中華職棒三商虎球員,還經歷過假球時期。附上報導,還有棒球卡
棒球卡
英文一(附兩小時英聽)
授課教授: 胥嘉陵
學分: 3
等第: A+
甜度: 4.5/5
涼度: 2/5
收穫: 4/5
課後學習時數: 1小時(寫作業)
五花八門,各個領域都有。老師的講義裡面列了一大坨東西,老師很資深,都有固定排好的時間(但這學期意外頗多)。老師很有趣,看起來像一個鄰家阿罵(講話很快那種)。
以下節錄自 NTU COOL:
This class is designed for students who are motivated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i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as global citizens as well 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ndependent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s intellectuals. Theme-based English reading and listening materials are used to develop students’ skills in reading, listen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Topics covered in this semester are as follows:
-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Verbal and nonverbal)
 
-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schooling (It’s true that Asians can’t think?)
 
- University students survival skills (time management, stress management, and assertiveness)
 
-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No English, no job—a reality many of Asia’s workers face)
 
- Love and dating (Why him, why her?)
 
- A world of internet and AI (What is AI, is it dangerous, and what jobs are at risk?)
 
老師的課程非常緊跟時事。
上課教材是一本 reading packet + 一本 oral packet + 滿滿的 online 資源。前半段會是老師示範教學,後半段會是同學們上台報告。
評分方式如下:
- 46% Written exams(midterm & final 各一半)
 - 28% Listening Assignments(小組分工,看你組員罩不罩)
 - 15% Oral Presentation(上台報告)
 - 6% three pieces of writing(老師還會給什麼 120、130 的分數)
 - 5% Class Attendance & Participation
 
絕對不涼,但你願意花時間就很甜。聽力作業會需要聽音檔、看影片、回答問題,是分組分工的,不會很難。報告是讓同學上台講課,同樣要分組,還要寫單字表給全班。考試主要考單字,都不是很難,最後會有兩題申論。老師會在考前一週說會考什麼,基本上就是寫對特定文章的心得,非常好準備。老師不在意文法正不正確,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小心手可能會斷掉。寫作作業就是寫 300 字以內的文章,基本上很簡單,但別用 ChatGPT,老師很會抓。但有用心老師分數都沒在手軟的給。老師上課不點名,你請假就去 myNTU 上請就好。上課氛圍很輕鬆,老師會跟同學聊天,不要害怕講英文,上課前會有一支麥克風傳全班,要大家分享這週的大小事,你講中文老師也接受,老師人真的很好。同學上台報告的時候,因為老師真的對他的教材非常熟悉,如果你沒有按照他的意思報告的話,很可能會被他一直打斷,你可能要重複跟老師說很多次你這樣安排的理由,老師才會同意。
這學期因為有兩次颱風一次國慶,原本 18 週已經被壓縮成 16 週,又再被壓縮成 11 週,大家的報告都做得超趕,但最後還是順利完成。另外老師真的很注重聖誕節,即便課程進度都快來不及了,還是有一個聖誕交換禮物的活動,還要大家都說一句聖誕祝福給大家。這真的不是一門涼課,要弄的東西真的很多,但她真的很甜,非常甜,如果你願意花時間下去,一定可以拿到很好的分數。(一樣我有在ptt上打原文連結
大學國文(一):文學鑑賞與寫作
授課教授: 劉少雄
學分: 3
等第: A
甜度: 4/5
涼度: 3/5
收穫: 5/5
課後學習時數: 0.5小時
以下節錄自 NTU COOL:
課程從《詩經》到現代詩,討論作家所使用的文體與閱讀文學的關聯性。
前半學期以主題分章節,後半以作家劃分: 1. 課程簡介─兼論文學的功能
2.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詩經裡建構的愛情模式
3. 中秋節(放假)
4.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談一種追求而失落的悲劇意識【交抒情小品】
5.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中女性的悲歌
6. 同是天涯淪落人─唐人閨怨詩的性別書寫
7. 人生自是有情痴─宋詞的陰柔之美與不渝之情【交心得寫作一】
8. 此中有真意─陶淵明與王維的人間詩境
9. 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天才的寂寞
10. 此情可待成追憶─李商隱的無題詩
11.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的人生體悟【交心得寫作二】
12. 蘇東坡的抉擇─由《念奴嬌》到《赤壁賦》
13. 李清照的自覺─出入兩種聲音之間
14. 古典與現代─從胡適到余光中
15. 一首詩的完成─楊牧的啟示【交心得寫作三】
16. 期末考試
教材為老師自編講義。老師從詩經一路講到現代詩,內容非常陶醉,但如果你是那種早上上課會想睡的人建議別選。因為老師的麥克風常常會偏離嘴巴,聲音忽大忽小,很容易催眠。上課方式以老師講授為主,有時會在黑板補充,基本沒什麼發言機會,有問題可以課後或寄信問,老師非常樂意回答。
評分方式如下:
- 10% 抒情小品(第 4 週)
- 60% 心得寫作(三篇)
- 30% 期末考試(第 6–13 週內容) 考古題可以在 NTUExam
上找到。期末考是手寫申論題,難度不高。心得寫作 1000
字以上,但老師說長度不是重點,有內容才是。
老師挺注重出席(雖然期中期末都沒點過),但學期成績規定如下:
- 請假達三次降一等第
- 請假達四次降兩等第
- 五次以上直接不及格
(但其實老師學期末才發現自己幾乎沒點名,於是才開始補點名)
真的是門超棒的課。
我自認國文不好,學測就是國文扯我後腿,結果上了這門課我一次都沒缺席。可能是來自香港的老師有種魅力,講課深入又動人。我的作業成績是 4 個 A,期末考成績未知,總成績 A。以我的國文程度我真的覺得這門課超甜。如果你是真心想學習怎麼鑑賞文學,那你一定會收穫滿滿,還會懂得什麼叫: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一樣我有在ptt上打原文連結
全校性通識
邏輯思考與應用
授課教授: 王銀國
學分: 2
等第: A+
甜度: 5/5
涼度: 5/5
收穫: 3/5
課後學習時數: 0小時
這門課是我同學在群組說老師說還有加簽名額,我剛好缺通識所以才寫信去拿加簽碼的,所以我是第三周才開始去上課,老師的上課內容就是邏輯學,從邏輯學的歷史到到理論,老師很會舉生活中的例子講解,上課起來不會很無聊,認真上課的話也可以學到很多邏輯學的知識。
成績計算如下: - 出席成績 20% - 期中考 40% - 期末考 40%
基本不用擔心不會A+,有在聽老師偷洩題畫重點應該都很容易,出席成績是掃描google表單來登記,每堂課都會有一份google表單,期中期末都是線上NTUCOOL考試,很輕鬆,我自己是出席拿滿、期中98、期末91(滿分114),最後A+。
真實情況
我沒有真的認真上過課,我都是去點名而已,甚至有時候只去掃描表單就從普通103後門溜走,去上蔡國榮微積分,真的很抱歉,期中期末我就當天前一個小時開始看PPT,啊考試也開著PPT考,所以就……真的很抱歉。